一)形态学鉴定
1.光学显微镜检查
(1) 培养瓶(皿)或培养板直接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,上皮细胞呈多边形,边界清晰,大小规则,核呈圆形,核质比例小,细胞间排列整齐,为单层培养物,无重叠生长,是正常上皮组织来源;
成纤维细胞呈长梭形,核小而圆,细胞排列规则、整齐,为单层培养物,无重叠生长,是正常间质组织来源。肿瘤组织来源的贴壁细胞,其单层培养物呈多层重叠生长。
(2) 细胞染色检查:将无菌小玻片(O.5cm×2cm)于细胞传代接种前放人培养瓶皿内,接种细胞悬液后培养,在玻片上制备培养的单层细胞,然后将载有细胞的玻片取出,用磷酸盐缓冲液(phosphate-buffeer saline,PBS)轻轻漂洗后,将玻片放在普通玻片上,空气中自然干燥。
经PBS/甲醇(1:1)固定液同定15min,弃固定液,加吉姆萨(Giemsa)染色液染色10~15min,用清水漂洗干净,置于空气中干燥,用二甲苯透明,用光学树脂胶片封片后观察。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形态与直接镜检相同,细胞核染成紫红或蓝紫色,胞质染成粉红色。
2.电子显微镜观察通常用透射电镜检查细胞的超微结构。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,用胰蛋白酶消化,加培养液悬浮消化的细胞,用1000r/min离心5min。
收集离心管底部细胞,经戊二醛固定,包埋,超薄切片;也可采用细胞原位包埋的方法,将细胞培养于电镜用特殊膜上,进行固定,包埋,该法不破坏细胞问排列关系。在电镜下可见到上皮细胞的张力原纤维和桥粒等,腺细胞可见胞质中的分泌颗粒,这对确定培养细胞系组织来源有重要意义。
(二)细胞核型分析
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能简易、有效地确定细胞种来源和鉴定正常或恶性的性质,以及检查细胞有无交叉污染等。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包括制备中期细胞分裂象样本,将分散的单个染色体进行计数和排列分组分析。
1.制备细胞分裂样本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悬液,加入1×1 0-5 mol/L秋水仙素(终浓度为1×10-7mol/L)到养液中,处理6h后,轻轻吸出培养液,加0.25%胰蛋白酶消化细胞或手振摇培养瓶使细胞脱落,收集中期分裂象细胞,37℃静置20min后加入冰醋酸一甲醇(1:1)1ml,固定细胞1~20min,再次以1000r/min离心:10min,去上清液,加入新固定液,吹打混匀,第3次经1000r/mln离心10min,收集分裂象细胞。
2.制备染色体玻片将沉集的细胞加入O.2ml醋酸甲醇分散细胞,取一滴细胞悬液加到冰冷的玻片上,同时用口吹散细胞液滴,使细胞均匀分散于玻片上。同时可多制备几张染色体玻片,待干燥后染色、镜检。
3.染色体计数及核型分析取染色体玻片经吉萨姆染色后镜检。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多个中期分裂象细胞染色体,计数50~100个细胞染色体数目,并计数出细胞染色体的分布,细胞群体中分布zui多的染色体数目是染色体数。人正常细胞有46条染色体,为23对二倍体。
染色体分组排列,每组染色体无增加或减少,无异常染色体。小鼠染色体为40条,不仅数目与人染色体不同,而且以顶端着丝点为主。人的染色体则为中央着丝点,数目与着丝点位置可作为细胞系是人或鼠来源的依据。